劳动法答疑

-深圳劳动法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平台

hi客官,写下你的问题吧!

历史提问

最新提问 热门提问
  • 单位将保底工资和各类补助奖金绩效分开发放是否合理?

    你好!单位如此操作应是为了减少你的工资总额,如果将来进行仲裁或者诉讼,那么“打到家属银行卡里”的“各类补助、资金、绩效”能否纳入你的工资总额当中,就有待认定了。

    2021-02-03 04:30
    浏览次数:3227 次
  • 咨询入职时用方人没有给员工签劳动合同

    你好!回复如下:

     

    首先,用人单位在入职后超过一个月未与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你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向你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其次,如果你是在试用期内辞职,只须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不要求书面形式(写辞职报告)。而如果并非在试用期内辞职,则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关系(辞职)。如果你未按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关系(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是需要赔偿的。当然,这是指由于未按规定解除劳动关系(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才需要赔偿;如果未造成损失,则无须赔偿。因此,即使在你未按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关系(辞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不能直接扣发你的工资。就此,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1-02-01 12:17
    浏览次数:1792 次
  • 工资

    你好!你所谓“兼职”,应与用人单位之间不能建立劳动关系,而是合同关系,亦即双方的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不应该发“3天试工”期间的劳务费,以双方达成的约定(包括口头约定)为准。简而言之,如果双方约定的是试工后留下来即应补发“3天试工”期间的劳务费,那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向你支付那3天的劳务费。

    2021-01-30 10:16
    浏览次数:1972 次
  • 续签合同问题

    你好!劳动合同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对于没有填写内容的空白合同,当然有权拒绝签订。如果用人单位与你终止劳动合同而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合同期满后超过一个月未与你续签劳动合同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1-01-29 03:10
    浏览次数:2021 次
  • 实习生离职咨询

    你好!你所谓“实习生”应与公司之间不能建立劳动关系,应系合同关系,故双方权利义务应按约定(包括协议约定和口头约定)确定。如没有达成相关约定的,那一般而言公司就不享有相关权利。

    2021-01-29 07:28
    浏览次数:1770 次
  • 农民工工资

    你好!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试试!

    2021-01-28 11:49
    浏览次数:1666 次
  • 拖欠工资3个月

    你好!如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1-01-23 03:07
    浏览次数:2201 次
  • 工伤手术费和务工费

    你好!如已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如医疗费等,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就此可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如未参加社会保险,则相关工伤保险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一方面,你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先行支付,看是否符合条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自己先垫付,而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费用,包括拖欠的“务工费”。

    2021-01-19 02:08
    浏览次数:1879 次
  • 我工伤八级距今10年,到了内退年龄我可以不内退吗?

    你好!内部退养协议,应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与你曾发生工伤的情节没有关系。但内部退养协议一旦签订,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就对于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了。

    2021-01-15 11:10
    浏览次数:1813 次
  • 二月份公司场地租赁合同到期了面临解散我们的合同有的到期了有的没到期。怎么办公司解散了工人人能拿到补偿金吗。补偿标准是什么规定的。

    你好!“场地租赁合同到期”并非一定可以成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但如果经双方协商一致,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


    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每月的应得工资(扣除社保费、税金等费用前的工资标准)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同时,根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深中法发〔201513号)第97条第1款的规定,“月工资”中还应包括“加班工资”和“已领取的年终奖或年终双薪”( 计入工资基数时应按每年十二个月平均分摊)。折算后,上不高于深圳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下不低于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


    经济补偿=月工资×工作年限(N

    2021-01-15 10:16
    浏览次数:1791 次
  • 离职后前公司奖金没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如协商不成,那就只能是申请劳动仲裁了。当然,也可以找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试试。

    2021-01-14 10:25
    浏览次数:1943 次
  • 在保安公司工作了42天离职不给发工资

    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成立事实劳动关系。但针对你的情况,既不能提供书面劳动合同,也不能提供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材料,因此,你需要收集其他能够证明你系该单位员工的证据,以证明你与该单位之间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2021-01-06 10:33
    浏览次数:1816 次
  • 劳动合同仲裁咨询

    你好!回复如下:


    1.社保问题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由他们来核定缴纳基数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是否应当补缴。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和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又或者决定提前解散,因而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就你的情况而言,如果你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向你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或者书面证明,或者你能够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存在上述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只有这样你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的请求才有可能得到支持。

    2021-01-06 10:24
    浏览次数:2134 次
  • 大学生实习期离职未发放全部工资

    你好!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试试。如投诉未果,那就只能向法院起诉了。

    2021-01-05 06:08
    浏览次数:2017 次
  • 工伤职工护理费有什么具体规定么?

    在停工留薪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所在单位未派人护理的,应当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护理费。


    在深圳地区的司法实践中,通常是参照实际发生护理费时广东省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中国有同行业(居民服务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参数折算。比如,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广东省2019年度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的通知>》(粤高法〔2019100号),2018年度国有同行业(居民服务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8931元,折算后每日标准为:216.25元(78931元÷365天);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广东省2020年度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的通知》(粤高法〔202086号),2019年度国有同行业(居民服务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2100元,折算后每日标准为:279.73元(102100元÷365天)。护理费=日标准×需要护理的天数。

    2021-01-05 11:49
    浏览次数:1660 次
  • 劳动合同未到期,没有岗位了单位不给赔付

    录音证据的证明力比较弱,最好再收集其他证据,以便形成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既然单位拒不出具书面通知,那就只能是尽可能地多收集证据。

    2021-01-02 09:57
    浏览次数:1599 次
  • 劳动合同未到期,没有岗位了单位不给赔付

    录音证据的证明力比较弱,最好再收集其他证据,以便形成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既然单位拒不出具书面通知,那就只能是尽可能地收集越多的证据。

    2021-01-02 08:22
    浏览次数:1770 次
  • 无故扣除年终奖金

    你好!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你符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或者规章制度规定应当享受年终奖金的条件,那用人单位应当向你发放相应的年终奖金。通俗点说,就是你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你符合享受条件,才可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向你发放该笔3000元的年终奖金,那样你申请劳动仲裁也才有可能获得支持。

    2020-12-31 07:49
    浏览次数:2189 次
  • 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有事实劳动关系

    那你们第一年签订的,到底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0-12-26 03:57
    浏览次数:1807 次
  • 伤残等级

    2020-12-25 11:42
    浏览次数:1423 次

关于我们

深圳劳动仲裁律师网已经在线解答数千条网友提问。有任何劳动法问题,只要一键提交便可免费获得律师的专业回复。我们的口号是:

有问必答,答必解惑!

深圳全市劳动法免费咨询热线:198-4265-1889